AG真人 AG“上斗子、下井子”、AG真人的APP登高爬低、昼伏夜出……常人看来辛苦而又危险的工作,却是46岁的“掌灯人”蒋宏斌和同事的日常。他们是甘肃省兰州市市政工程服务中心路灯设施养护所的一线工人。
《星星点灯》这首歌流行于蒋宏斌的青春时代,今天蒋宏斌也成了点灯的那颗“明星”,为夜色点缀光明,为夜归人照亮回家的路。
蒋宏斌:我是一名转业军人,之前在银行工作,2019年服从安排来到养护所成为一名养护工人,虽然从办公室调到路灯维护一线,工作内容大有不同,但我心里觉得没落差。何况所里一半左右是转业军人,大伙儿相处得很融洽。
刚来的时候是老班长带着我们,先从打下手、做杂活开始慢慢学习。要正式上岗,我们必须取得“电工证”才行。一开始老班长就带着我们去做了一个大工程,在实践中教学,一趟下来从灯杆架设到灯头安装都学了个大概。没干这份工作之前,我还觉得辛苦归辛苦,但应该没那么难,真上手了就不一样,我还记得第一次上作业车,斗子往上升的时候特别紧张,说实话,恐高的人真干不了这个活。
夏天雨水多,灯具故障概率高一点,因此,夏季也是我们工作的“旺季”,我们经常连宿挨着蚊虫叮咬干活。工作时我们要按照规定穿戴防护用具,保证至少两人一组,一旦遇到暴雨等极端点的天气,我们就得停工。
虽然在安全检查上不敢有一点马虎,但难免会有意外发生。有一次蒋宏斌和同事给一个10米多高的路灯换灯头时,灯杆突然转了起来。先不说会不会被电到,就是被撞一下都会摔下来,现在蒋宏斌想想都后怕。
蒋宏斌:路灯的高度基本都在6米以上,我们养护路灯的时候得爬梯子或者在高空作业车的斗子里工作,一开始都会害怕。尤其是遇上刮风的时候,风呼呼地吹,梯子也会跟着左右摇晃。
“上斗子”怕风、怕晃,“下井子”怕淤泥、怕沼气,风险永远都存在。不论啥时候安全都是第一位,安全规章和经验是我们的“护身符”。一般路灯出现故障,我们会从井下开始排查,再到开关箱、变压器、灯头,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上手就能知道毛病在哪儿,两三分钟就能更换一个灯头。虽然现在我什么活都能做,但眼力、经验还是没那么厉害,不管干啥都得不断学习。
一年365天不分昼夜,从天桥到地下通道、从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蒋宏斌和同事就这样守护着兰州市8个片区916.23公里线盏亮化灯……璀璨缤纷的灯光照亮了城市的夜景,也给每一位夜归人洒下温暖。一盏盏路灯的背后,是蒋宏斌和同事的默默付出。
蒋宏斌: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工作日假日之分,一直都是24小时待命。哪里的灯有故障我们一定会在两天之内进行维修,每周各班组还会至少巡查两次辖区内的照明情况。有时候遇上重大工程,我们还会搞会战,连轴转的时候一天就能磨破一双劳保手套,工作服也是换了一套又一套。
半夜睡觉经常接到工作电话,需要立刻出动,久而久之晚上睡不踏实。但为了工作这些都不算什么,就是有时候会觉得对家人有所亏欠。别人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们常常在外面作业,不能陪家人吃一顿团圆饭。今年我女儿参加了高考,想想我陪她学习的时间实在有限,心里面总是会过意不去。
为了不影响交通,我们大多得在夜深人静时工作,大路上还好办,有的背街小巷车开不进去,只能扛着梯子爬上去维修。
有时候居民也不是很理解我们的工作,因为我们会占道进行维修,特别是在小巷子里工作时会影响到交通,周围的行人、司机多多少少会有所抱怨。甚至有的居民会领着孩子指着我们说“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只能跟他们一样修路灯”,我们听了也就笑笑,一笑了之吧。
纵有千般苦,可每当夜幕降临时,蒋宏斌和同事看着自己所生活的城市、自己的家乡愈发繁华,车水马龙,游人如织,他们又觉得这一切是值得的。
蒋宏斌:现在我维修班的辖区里大多数路灯都换成了LED灯,比起过去的高压钠灯,这种灯具采用模块化组成,故障率低、便于维修、照明良好。我们的工作设备也跟着升级换代了。过去所里的老师傅出去就是一辆挂着工具包的自行车,登高就靠老式的脚踏。现在,我们不仅有了高空作业车,能升到14米到21米,而且我们也试着在社区里建立“联络人”制度,一发现问题就直接联系所里,及时维修,避免居民“摸黑”走路。
每次我去黄河边看夜景的时候、和朋友聚会之后回家的路上,我都会觉得成就感满满:中山桥还是那座中山桥,那里的夜景之所以迷人是因为灯光的作用;晚上回家我指着路灯跟朋友说,有路灯照明行人才能知道前面的路况到底咋样,既安全了也不害怕了。
劳动是光荣的。“路灯人”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是“光明使者”,不过这束光也回照到了自己和家人。
蒋宏斌:我就住在我们班的辖区里,我女儿过去怕黑,晚上下课一定要有人去接。现在随着城市发展,辖区亮化基本实现了无盲区,她也敢一个人走夜路了,因为能看见光就不会害怕。
再往大了说,这两年“夜经济”越来越火,说明城市的繁华离不开夜晚的灯火,离不开我们这些“路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