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积极主动与国内外大院大所大学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已成为产学研合作的热土和沃土。9月11日,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在南京开幕,大会将组建更高水平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对接平台,让更多的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实验室走进厂房,让科技之花结出更多的产业硕果,为江苏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大的硬核支撑。
在展馆外广场上,创下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模型、全球救援高度最大装备徐工集团100m登高平台消防车、厘米级定位无人驾驶汽车等创新成果惊艳亮相。
现场,徐工集团研发的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模型吸引了众多人围观。徐工集团、徐工机械董事长、党委书记杨东升介绍,这是世界上单台起重能力最大的履带式起重机,在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下,创造了“全球起重能力最大、工况覆盖最全、安全可靠性更强、运输效率最优、经济适用性最高”5项纪录。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产学研合作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他介绍,徐工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主战略,建成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同时,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校,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攻克无人矿车智能行为决策规划等百余项行业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创新达到新高度。
打造“大国重器”,给足科技力量底气。江苏作为制造大省,今年上半年对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超55%。五年来,江苏组织实施了339项重大项目,聚焦船舶海工装备、高端工程机械等优势领域,打造了万米深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大型LNG船、4000吨履带起重机等一批“大国重器”。
面向未来,前瞻性、颠覆性技术成果成为世界各国的“兵家必争之地”。在未来产业展区,记者了解到,江苏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培育,目前已针对量子科技、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等前沿科技领域,进行了前瞻性、先导性布局,力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抓住机遇,取得突破,形成颠覆性、变革性重大科技成果。
长三角中心技术负责人范博指着一台量子计算机介绍,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瞄准量子信息先进技术领域,联合工信部信通院、航天科技、清华大学等单位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研制了3台20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芯片整体性能处于国内先进水平。“2023年5月底,量子计算机实现接入移动云,初步实现对外提供量子计算机研究和计算服务。”
促进高校院所和企业科技力量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以政产学研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为抓手,增强颠覆性技术供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江苏现有高等院校168所、研发人员108万人,全国65%的院士、40%的国家级人才在江苏创新创业或建立长期合作。建有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以及3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涌现出“神威·太湖之光”、“奋斗者”号等大国重器。
高校院所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服务地方发展、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力军。东南大学副校长孙立涛教授介绍,东南大学是在江苏开展产学研合作最为活跃的高校之一,始终基于“四个面向”服务于江苏的产学研发展,本次大会东南大学遴选组织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有意在江苏转化及产业化的创新成果29项,包括全息光波导显示装置、智能肌电假手、人体器官芯片、半导体材料等。
“如今的江苏已然成为我国创新资源密集、创新动能充沛、创新成果丰富、创新氛围浓厚的地区之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常进对江苏的产学研发展感慨不已。自1996年中国科学院与江苏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以来,双方先后签署了六次战略合作协议,2022年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的合作项目销售收入超1400亿元。“江苏是中国科学院合作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下一步中国科学院将以新一轮院省战略合作协议为指引,围绕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引领,优先部署重大创新载体和科研设施,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区域创新策源高地,与江苏一起合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推动产学研合作,对接协同创新取得实效,还要久久为功。”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表示,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要以强链、补链、延链作为主线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加强有组织的产学研协同。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协同协作的优势,科研人员要更多主动走进企业了解需求,挖掘提炼真正的科学技术问题,企业家应该更多地走进高校,了解最新的技术进展,发现所需的技术成果。
“我们希望能把港理工的科研成果带过来在江苏落地,在江苏能获得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汝恒期待与江苏进行更多的产学研合作,他介绍,香港理工大学一直与江苏有着深厚的合作关系,与江苏产研院、南京大学等都有合作,合作领域包括生物医疗、新能源、新材料、环保、智慧制造等,在无人机技术、人机共融等领域已经与相关企业有紧密的合作项目。
如何持续推进产教融合走深走实?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要持续推进我省与重点科教单位的合作。江苏省政府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先后签署了四次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科学院先后签署了六次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国内“985”高校与江苏合作全覆盖,中国科学院应用类研究所与我省所有县(市)合作全覆盖。
让专家教授走进企业,引导更多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记者了解到,江苏在全国率先推动省人大作出《关于促进科技人才发展的决定》,释放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创业激情。全国首创建立柔性引才机制,选聘9780名专家教授到省内企业兼任“科技副总”,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AG真人的APP转化。
“长三角地区空气湿度大,给配电房等室内电力设施埋下了安全隐患。南通虹登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团队改变思路,通过创新装备设计和超低露点空气干燥材料,通过快速降低开关柜内湿度环境,并通过微正压干燥空气迅速排除开关柜内所有角落的湿气,达到开关凝露防护的目的。”近日,南通虹登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正在为“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南通市·上海地区高校专题对接会”做准备。南通市科技局区域创新处处长付江介绍,这次大会将加强南通市与上海科技创新资源的对接力度,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化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来通转移转化,实现科技成果供给和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江苏创新空间广阔,目前具有国家高新区18家、国家创新型城市13个,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率先实现了设区市全覆盖。南通高新区科技和人才局副局长吴小昊介绍,近年来南通高新区围绕产业发展特点,集聚资源要素,在科技部、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集成电路零部件产业创新联盟的指导下规划建设了集成电路零部件产业园,目前已成功引进中科仪、富创精密、中科九微、盛吉盛半导体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户。
“近3年,虞高新累计完成中交天和公司与天津大学‘可移动式智能化焊接技术研发项目’等产学研合作项目100余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0余项。”虞山高新区(常福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虞山高新区着力搭建平台,建立完善的产学研机制。通过“校园苏州日”“成果转化对接会”等活动,走进武汉大学、南邮、南理工、南农等高校院所进行对接。其中,南理工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建常熟智造与数字化装备研究院,立项苏州市新型研发机构,产生发明专利55项。2022年,常熟氢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上海易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船用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系统开发项目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跨区域合作重点项目上台签约。
如何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建产学研合作最优生态?相关负责人表示,虞山高新区制定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创新驱动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人才优先集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系列科技创新政策,目前培育和引进各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59人,江苏省双创人才13人、姑苏计划人才32人。同时,建立健全高端技术人才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企业技术水平,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园区从省级迈向国家级‘二次创业’。”宿豫区委常委、宿迁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孟凯介绍,宿迁高新区积极对接大院大所,与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南航等60余家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江苏产研院共建了企业联合创新中心、集萃功能复合材料研究所,累计建成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69家。当前,宿迁高新区集聚了先进复合材料产业企业8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7家,今年上半年已实现营业收入近200亿元。